sāosāo

骚骚


拼音sāo sāo
注音ㄙㄠ ㄙㄠ

繁体騷騷

骚骚

词语解释

骚骚[ sāo sāo ]

⒈  急迫的样子。

山农惊长吏,出拜家骚骚。——宋·黄庭坚《劳坑入前城》

in hurry;

⒉  形容大风的声音。

寒风凄其永至兮,拂穹岫之骚骚。——汉·张衡《思玄赋》

rust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行动急疾貌。

《礼记·檀弓上【shàng】》:“故骚骚【sāo】尔【ěr】则野,鼎鼎尔则小人,君【jun1】子盖犹犹【yóu】尔。”
郑玄 注:“谓大疾。”
宋 黄庭坚 《寄裴仲谟》诗:“骚骚家治具,夫子且归沐。”

⒉  愁思貌。

《楚辞【cí】·刘向<九叹·远游>》:“聊假【jiǎ】日以【yǐ】须臾兮,何骚骚而自故。”
王逸 注:“言己思年命【mìng】欲暮,愿【yuàn】且假【jiǎ】日游戏须臾之【zhī】间,然【rán】中心愁思如故,终【zhōng】不解也。”

⒊  寂寞凄凉貌。

唐 姚合【hé】 《秋日【rì】书事寄秘【mì】书窦少监》诗:“秋气【qì】日骚骚,星星双【shuāng】鬢毛。”
宋 张耒 《南征赋》:“曰厚土之瀰漫兮,予骚骚无以为家。”

⒋  象声词。风声。

《文选·张衡<思玄赋>》:“寒风凄其永至兮,拂穷岫之骚骚。”
吕向 注:“骚骚,风声。”
一说,风强劲貌。 李善 注:“骚骚,风劲貌。”
唐 吴融 《风雨吟》:“风骚骚,雨涔涔,长洲苑外荒居深。”
清 姚鼐【nài】 《题唐人【rén】关【guān】山【shān】行旅图》诗:“耳边不断风骚骚,猿鸟【niǎo】悲啸兕虎嗥。”

⒌  象声词。风吹树木声。

唐 徐凝 《莫愁曲》:“玳瑁牀头刺战袍,碧纱窗外叶骚骚。”
唐 李德裕 《述梦诗四十韵》:“花光晨艳艳,松韵晚骚骚。”

⒍  象声词。风激水沫声。

南朝 梁 何逊 《入西塞示【shì】南府【fǔ】同【tóng】僚》诗:“黯黯连障【zhàng】阴,骚【sāo】骚急沫响。”

⒎  象声词。虫鸣声。

宋 张耒 《寒蛩》诗:“寒蛩振翼声骚骚,夜深月影在蓬蒿。”

国语辞典

骚骚[ sāo sāo ]

⒈  行动急速的样子。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「故骚骚尔则野,鼎鼎尔则小人。」
宋·黄庭坚〈劳坑入前城〉诗:「山农惊长吏,出拜家骚骚。」

⒉  风力强劲的样子。

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寒风凄其永至兮,拂穹岫之骚骚。」

⒊  状声词。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。

唐·徐凝〈莫愁曲〉:「玳瑁床头刺战袍,碧纱窗外叶骚骚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骚骚"的意思解释、骚骚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