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王维的诗 >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[唐代]:王维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,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。

远远想到兄【xiōng】弟们身佩茱【zhū】萸登上高处【chù】,也【yě】会因为少我一人【rén】而生遗憾之【zhī】情。

注释

九【jiǔ】月九日:即重阳节。古【gǔ】以九为阳数,故曰重阳。忆:想念。山东【dōng】:王维迁居于蒲县(今【jīn】山【shān】西永济【jì】县【xiàn】),在函谷【gǔ】关与华山以东【dōng】,所以称山东。

异乡:他乡、外乡。 为异客:作他乡的客人。

佳节:美好的节日。

登高: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。

茱萸(zhūyú):一种香【xiāng】草,即【jí】草决明。古【gǔ】时人【rén】们认为重阳节插戴【dài】茱【zhū】萸可以避灾克邪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安生【shēng】 等.王维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【shū】社,1990:221-222

2、于【yú】海娣 等【děng】.唐诗鉴赏大全集【jí】.北京:中国华侨【qiáo】出版社,2010:9-21

3、蘅塘【táng】退士 等.唐【táng】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【shǒu】·元曲三百【bǎi】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【shè】,2009:9-21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背景

  此诗原注:“时【shí】年十七。”说【shuō】明【míng】这是王【wáng】维十七时【shí】的【de】作品。王【wáng】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,他是蒲州(今山西永济【jì】)人,蒲【pú】州在华山东【dōng】面【miàn】,所以【yǐ】称故乡【xiāng】的兄弟【dì】为山东【dōng】兄弟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,中国【guó】有些【xiē】地方【fāng】有登高的习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【qiú】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【hǎi】古籍【jí】出【chū】版社,1986:299-300

2、邓安生 等.王维诗选译【yì】.成都:巴蜀【shǔ】书社,1990:221-222

3、于海【hǎi】娣 等【děng】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【jīng】:中国华侨出版【bǎn】社,2010:9-21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鉴赏

  王【wáng】维这首《九月九日【rì】忆山东【dōng】兄弟》诗载于《全唐诗》卷【juàn】一百二十八。下【xià】面【miàn】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【xué】锴先生对【duì】此【cǐ】诗的赏析【xī】。

  王维是【shì】一位早熟的作【zuò】家【jiā】,少【shǎo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【shǎo】优【yōu】秀的诗篇。这首诗就是【shì】他十七岁时的作品。和他后【hòu】来那些富于画意、构图【tú】设色非常讲究的【de】山【shān】水诗【shī】不同,这【zhè】首【shǒu】抒情小【xiǎo】诗写得非常朴素。但【dàn】千百年来,人们在作客他【tā】乡【xiāng】的情况下读这首诗,却都【dōu】强烈【liè】地感受到了【le】它的力量。这种力【lì】量,首先来自它的朴质【zhì】、深厚和高度【dù】的概括。

  诗因【yīn】重【chóng】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。王维家居【jū】蒲州【zhōu】,在华山之东,所以题称“忆山东【dōng】兄弟”。写【xiě】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【qǔ】功【gōng】名。繁【fán】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【qīng】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,但对【duì】一个少年游【yóu】子来说【shuō】,毕竟是举目无亲的“异乡【xiāng】”;而且越是【shì】繁华热闹,在茫茫人海中【zhōng】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【qīn】。第一句用了一个【gè】“独”字,两个【gè】“异”字,分量下【xià】得很足。对亲人的思【sī】念,对自己孤孑处境的【de】感受,都凝聚在这个“独【dú】”字里面。“异乡为【wéi】异客”,不过说他【tā】乡作【zuò】客,但【dàn】两【liǎng】个“异【yì】”字所【suǒ】造成的艺术【shù】效果,却比一般地叙【xù】说他乡作【zuò】客要强烈得多。在自然经济占【zhàn】主【zhǔ】要地位的封建时代,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、人情、语言、生活【huó】习【xí】惯差别很大,离开【kāi】多年生活【huó】的故【gù】乡到异【yì】地去,会感到一切都陌生、不习惯【guàn】,感【gǎn】到自己是漂【piāo】浮在异【yì】地生活中的一叶浮【fú】萍。“异【yì】乡”“异客【kè】”,正是朴【pǔ】质而真切【qiē】地道出了这种感受。作【zuò】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【qíng】,在平【píng】日自然也是存在的,不过有【yǒu】时不一【yī】定【dìng】是显露的【de】,但【dàn】一旦【dàn】遇到某【mǒu】种触媒【méi】──最常见的是“佳节”──就【jiù】很容易【yì】爆发出来,甚至一【yī】发而不可抑止。这就是所谓【wèi】“每逢佳节倍【bèi】思【sī】亲”。佳节,往【wǎng】往是家人团【tuán】聚【jù】的日子,而且往往【wǎng】和对家乡风物的【de】许多【duō】美好【hǎo】记忆联结在【zài】一起,所以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就【jiù】是【shì】十分自【zì】然的了。这种体验,可以说人人都有,但在王维之前,却没有【yǒu】任【rèn】何【hé】诗人用这样【yàng】朴素无【wú】华【huá】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【jù】成【chéng】功地表【biǎo】现过。而一经诗【shī】人道【dào】出,它就成【chéng】了【le】最能表现客中思【sī】乡感情的格【gé】言式的警句。

  前两句,可以说是艺【yì】术创作的“直接法”。几乎不【bú】经任【rèn】何迂回,而是直插核【hé】心,迅即形成【chéng】高潮,出现警句【jù】。但【dàn】这种写法往往使后【hòu】两句难以为继【jì】,造【zào】成后劲不足。这首诗的后两【liǎng】句,如【rú】果顺着“佳节倍思亲”作直线【xiàn】式的延【yán】伸,就不【bú】免蛇足【zú】;转出新意而再形成【chéng】新的高潮【cháo】,也很难【nán】办到【dào】。作者【zhě】采取另一种方式【shì】:紧接着【zhe】感【gǎn】情的激流,出现【xiàn】一泓微波【bō】荡漾的湖面,看似【sì】平静,实则更加深【shēn】沉。

 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,登高时佩带茱【zhū】萸【yú】囊,据说【shuō】可【kě】以避灾。茱【zhū】萸,又名【míng】越椒【jiāo】,一种有【yǒu】香气的植物。三四【sì】两句【jù】,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【xiōng】弟如何在重阳日登【dēng】高,佩带茱萸【yú】,而【ér】自己【jǐ】独在异乡【xiāng】,不能参与,虽【suī】然【rán】写出【chū】了佳节思亲【qīn】之情,但会显得平【píng】直,缺乏新意与【yǔ】深【shēn】情。诗人遥想【xiǎng】的却是:“遍插茱萸少一人【rén】。”意思是说,远【yuǎn】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【gāo】时身上都佩【pèi】上了茱萸【yú】,却【què】发【fā】现少了一位兄【xiōng】弟【dì】──自己【jǐ】不在内。好像【xiàng】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【néng】和故乡的兄弟共度【dù】佳节,反倒【dǎo】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【wán】全【quán】团聚;似乎自【zì】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【sù】说,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【tiē】。这就曲折有致,出乎常情。而这种【zhǒng】出【chū】乎【hū】常情之【zhī】处,正是【shì】它的深厚处、新警处。杜【dù】甫的《月【yuè】夜》:“遥怜小儿女,未解【jiě】忆长安”,和这【zhè】两句异曲【qǔ】同【tóng】工,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。

王维简介

唐代·王维的简介

王维

王维(701年【nián】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【zhōu】(今山西运城【chéng】)人,祖籍【jí】山西祁县,唐朝【cháo】诗人【rén】,有“诗【shī】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【zhōng】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【yǒu】诗。”开元九【jiǔ】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【rén】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【shǒu】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【sī】》《山【shān】居秋暝【míng】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【huà】都很有【yǒu】名,非常【cháng】多【duō】才多艺,音乐也很【hěn】精通。与孟浩然【rán】合称“王孟”。

...〔 ► 王维的诗(353篇)

猜你喜欢

蛾眉 其七十一

近现代吴妍因

胭脂金粉并【bìng】飘零,半【bàn】面徐妃劫亦经。台上杨稊才【cái】一瞥,飞花又【yòu】自【zì】化浮萍。

近有谢师厚寄襄阳柑子乃吴人所谓绿橘耳今王

宋代梅尧臣

荆州持大橘,亦自名黄柑。

忽得洞庭美,气味何可参。

颂古十首

宋代释普岩

月淡江空泛小舟,唱歌和月看江流。

更深欹枕梦何处,两峰清霜晓未收。

题峻极下院列岫亭诗

宋代李廌

早讶年年狂士来,每来亭上独徘徊。

山应又喜添知己,去後山容似死灰。

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

唐代刘禹锡

金貂晓出凤池头,玉节前临南雍州。暂辍洪炉观剑戟,
还将大笔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韵,山水途中入胜游。
岘首风烟看未足,便应重拜富民侯。

汉武

宋代刘筠

汉武高台切绛河,半涵非雾郁嵯峨。

桑田欲看他年变,瓠子先成此日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