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牧的诗 > 题乌江亭

题乌江亭

[唐代]:杜牧

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

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
题乌江亭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胜败乃是兵家常事,难以事前预料。能够忍辱负重,才是真正男儿。

西楚【chǔ】霸【bà】王啊,江【jiāng】东子弟人才【cái】济济,若能重整旗【qí】鼓卷土【tǔ】杀回,楚汉相争,谁输谁赢还很难【nán】说。

注释

乌【wū】江【jiāng】亭【tíng】:在【zài】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,相传为西楚霸【bà】王项羽【yǔ】自刎【wěn】之【zhī】处。《史记·项羽【yǔ】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乃欲东渡【dù】乌江。乌江亭长【zhǎng】檥船待,谓项王【wáng】曰:‘江东【dōng】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【shù】十万【wàn】人【rén】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【jí】渡。今独臣有船【chuán】,汉军至,无以渡。’项王笑曰:‘天之【zhī】亡我,我何渡【dù】为!且籍与【yǔ】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【jiāng】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【ér】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【zòng】彼【bǐ】不言【yán】,籍【jí】独不愧【kuì】于心乎?’······乃自【zì】刎而死。”

兵家:一作“由来”。事不期:一作“不可期”。不期,难以预料。

包羞忍耻: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,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。

江东:自【zì】汉至隋唐称自安【ān】徽【huī】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【qū】为【wéi】江东。才俊:才能出众的【de】人【rén】。才【cái】,一作“豪”。

卷土重来:指失败以后,整顿以求再起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胡可先.杜牧诗选:中华书局,2005:9-21

题乌江亭创作背景

  杜牧于【yú】会【huì】昌元【yuán】年【nián】(841年)赴任池【chí】州刺【cì】史时,路过乌江亭,写了这首咏【yǒng】史诗。一说【shuō】作于开成【chéng】四年(839年)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胡可先.杜牧诗选:中华书局,2005:9-21

2、吉林大学中文【wén】系.唐诗鉴赏大【dà】典(十一):吉林大学出【chū】版社,2009:9-21

题乌江亭鉴赏

  诗作首【shǒu】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【nǎi】兵家之【zhī】常这一【yī】普【pǔ】通常识,并暗示关键【jiàn】在于如何【hé】对待的【de】问题【tí】,为【wéi】以下【xià】作好铺垫。“事不期”,是说胜败【bài】的事,不能预料。次句【jù】强调指出只【zhī】有“包羞忍耻【chǐ】”,才是“男儿”。项羽遭到挫【cuò】折便灰心丧气,含羞自刎,怎【zěn】么算得【dé】上真下的【de】“男子汉”呢?“男子汉【hàn】”三字,令人联想【xiǎng】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,气可盖【gài】世的西【xī】楚霸【bà】王,直到临【lín】死,还未找到【dào】自己【jǐ】失败的原【yuán】因,只是归咎于“时不利”而羞愤自杀,有【yǒu】愧于他的“英雄”称号。

  第三【sān】句“江东子【zǐ】弟【dì】多才俊”,是对亭长建【jiàn】议“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【zhòng】数【shù】十万人,亦【yì】足王也”的艺术概括。人们历来【lái】欣赏项羽“无面见江东【dōng】父兄”一语,认【rèn】为表现了【le】他的气节。其实【shí】这恰好反映【yìng】了他的刚愎自用,听不进亭【tíng】长忠言。他【tā】错过了韩信,气死了【le】范增,确【què】是愚【yú】蠢得【dé】可【kě】笑。然而在这最后【hòu】关头,如果他能面对现实,“包羞忍耻【chǐ】”,采【cǎi】纳【nà】忠言,重返江东,再整【zhěng】旗鼓【gǔ】,则胜负之数【shù】,或未【wèi】易【yì】量。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。

  “卷土重来未可知”,是全诗【shī】最得力的句子,其意盖谓【wèi】如能做【zuò】到这样,还是大有可【kě】为的【de】;可惜的是项羽却不【bú】肯【kěn】放下架子而自【zì】刎了。这样就为上【shàng】面【miàn】一、二两句提【tí】供了有力的依据【jù】,而这【zhè】样急转直【zhí】下,一气呵成,令人想见“江【jiāng】东子弟”“卷土重来”的情状,是颇有【yǒu】气势的。同时,在惋惜、批判、讽【fěng】刺【cì】之余【yú】,又表【biǎo】明了“败不馁”的道【dào】理,也是颇有【yǒu】积极意【yì】义的。

  此诗与《赤壁【bì】》诗一样,议论战争成败之理【lǐ】,提出【chū】自己对历史上【shàng】已【yǐ】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【shè】性推想。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。次句批【pī】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,缺乏大将气【qì】度。三四【sì】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【dōng】重整【zhěng】旗鼓,说【shuō】不定就可【kě】以卷土【tǔ】重来【lái】。这句有对项羽【yǔ】负气自刎的惋惜,但主要的意思却【què】是批评他不【bú】善于【yú】把握机遇【yù】,不善【shàn】于【yú】听取别人的建【jiàn】议,不善于得人、用人。司马迁曾以【yǐ】史家眼光批评项【xiàng】羽“天亡我,非战之罪”的执【zhí】迷【mí】不悟。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【lùn】成败由人之【zhī】理。二人都注重人事【shì】,但司马迁【qiān】是【shì】总结已然之教【jiāo】训,强【qiáng】调其必败【bài】之【zhī】原因;杜牧则是【shì】假想【xiǎng】未然之机会,强调【diào】兵家须有远见【jiàn】卓识和不屈【qū】不挠的意志。

 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,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。诸如“东风不与周郎便【biàn】,铜雀春【chūn】深锁二乔”(《赤【chì】壁【bì】》),“南军【jun1】不袒左边袖,四老安刘【liú】是灭刘”(《题商【shāng】山四皓【hào】庙【miào】》),都是反【fǎn】说其事,笔调【diào】都与这首诗类似【sì】。这首诗借题发挥,宣扬百折不【bú】挠的精神【shén】,是【shì】可取【qǔ】的【de】。

杜牧简介

唐代·杜牧的简介

杜牧

杜牧(公【gōng】元803-约852年【nián】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【nián】(今陕西西安)人,唐【táng】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【yǐn】并【bìng】称“小【xiǎo】李杜”。因【yīn】晚年【nián】居长【zhǎng】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【fán】川”,著【zhe】有《樊川【chuān】文集》。

...〔 ► 杜牧的诗(438篇)

猜你喜欢

夜酌

宋代陆游

我有一瓢酒,与君今夕同。

鸣檐社公雨,卷野沛歌风。

鹧鸪天 暮春初夏作

卢青山

春雨无【wú】家【jiā】自作吹,春花烂熳碧江湄。林边【biān】草浪翻风脚【jiǎo】,溪畔芹【qín】容闪石眉。

留【liú】夕照,缓琼杯,今生能得几回【huí】迷?菜花新笋挑完【wán】后【hòu】,市上甘茶玉作【zuò】堆。

贺新郎二首 其一

清代项鸿祚

梦断霓裳阕,是【shì】天【tiān】风、忽然吹【chuī】下,广【guǎng】寒宫阙。银浦【pǔ】流云三万顷,误了两【liǎng】番游历。

问灵药、偷来何益?青女素娥齐掩泣,痛文箫、不上神仙籍。

次韵玉汝谢橘

明代王鏊

洞庭自是君家果,霜【shuāng】落晴洲【zhōu】色渐深。收子未储【chǔ】千颗玉【yù】,封侯宁抵万株【zhū】金。

不【bú】移淮北生生意,相馈燕【yàn】南【nán】岁岁心【xīn】。莫怪野人芹自美,江【jiāng】陵千【qiān】树不同林。

四月朔旦过黄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

宋代陈著

河流曲折二十里,过了黄山始直礴。

今日卸船须得早,鄮峰已在眼花中。

次韵大资节使薛公见贻二首 其一

宋代葛胜仲

黑头自【zì】致已三【sān】旌,暂寄江湖适性情【qíng】。五【wǔ】总龟游钦【qīn】学富,九皋鹤立见神清。

西雍宁累飞章【zhāng】荐,东閤【gě】频蒙倒屣【xǐ】迎。方【fāng】幸台躔照苕霅【zhá】,以【yǐ】兹投劾未能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