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王安石的诗 > 白沟行

白沟行

[宋代]:王安石

白沟河边蕃塞地,送迎蕃使年年事。

蕃马常来射狐兔,汉兵不道传烽燧。

万里鉏耰接塞垣,幽燕桑叶暗川原。

棘门灞上徒儿戏,李牧廉颇莫更论。

白沟行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白沟河是宋辽交界的边塞之地,年年都有送迎辽国使臣的事情。

辽国人常常借口打猎亲【qīn】侵扰边界,边界上【shàng】的驻军却【què】不【bú】知道点【diǎn】燃烽【fēng】火发出警【jǐng】报。

边【biān】塞护卫着广阔的农业生【shēng】产地【dì】区,幽燕【yàn】两州韵蚕桑生产又【yòu】占【zhàn】宿极重要的地【dì】位。

可是边界【jiè】上的守将对此毫无所知,他们把自【zì】己的工作【zuò】当【dāng】儿戏【xì】,如果想找像李牧、廉颇【pō】那样【yàng】的【de】良将,那【nà】就更是找不到了。

注释

白沟:宋辽之间的界河。西起沉远泊【bó】(今河北保定市【shì】北面),东至泥沽海【hǎi】口【kǒu】(今天【tiān】津市塘沽【gū】南面),河、泊相连,弯弯曲曲达900里【lǐ】。

蕃:指辽国。塞,边塞。

送迎蕃使:自【zì】宋真宗景德元年(1004)起,北宋每年要向辽交纳大量银【yín】绢以为“岁【suì】币【bì】”,两国岁岁【suì】通【tōng】使往来【lái】。故诗中【zhōng】云“年年事【shì】”。

蕃马:指辽国军人。射狐兔:狩猎野兽,实际是指辽军越境骚扰。

不道:不说,不认为有必【bì】要【yào】。烽燧:烽火,边【biān】境上报警的信号。《汉【hàn】书【shū】·贾【jiǎ】谊传【chuán】》:“斥候望【wàng】烽燧不得息。”文颖曰:“边方【fāng】备胡寇,作高【gāo】土【tǔ】橹,橹上作桔皋,桔皋头【tóu】兜零,以【yǐ】薪【xīn】草置其【qí】中【zhōng】,常低之,有【yǒu】寇即火然举之以相【xiàng】告,曰【yuē】烽。又多【duō】积薪,寇至即燃之,以望其【qí】烟,曰燧。”这两【liǎng】句说【shuō】明宋军【jun1】对辽国的防御十分麻痹松懈。

鉏(chú):同锄。耰(yōu):古代【dài】用来平整土地【dì】和覆盖种子的农具。接塞垣【yuán】:延伸到了边界地【dì】区。

幽燕:指今北京市、天【tiān】津市、河北北部【bù】一【yī】带地区【qū】。桑叶:代指【zhǐ】农桑,即庄稼,暗【àn】川【chuān】原:山川原野一片翠【cuì】绿。这【zhè】两句叙【xù】述【shù】经过辽国占【zhàn】领区所见的情景。幽燕自古以来就【jiù】是【shì】中国领【lǐng】土,这【zhè】片沃土现在却成了辽国的粮【liáng】仓。

棘门:原为【wéi】秦京宫门,在【zài】今陕西咸【xián】阳市东北,公元158年【nián】,匈奴大【dà】举进犯,汉文【wén】帝【dì】派【pài】遣徐【xú】厉驻守【shǒu】棘门【mén】、灞上: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面,是军事【shì】要【yào】地,文【wén】帝令【lìng】刘礼领兵驻守。同时【shí】,文帝又派周业大【dà】驻兵细柳。细柳【liǔ】在今咸阳【yáng】市西【xī】南渭河北岸。文帝在巡【xún】视了三个驻地以【yǐ】后,认为【wéi】细柳营军纪严明,是不【bú】可侵犯的部队【duì】,说“灞上、棘门【mén】军,若【ruò】儿戏尔【ěr】,其将(即徐厉、刘礼)固可袭血虏也。”(见【jiàn】《史记·绛侯【hóu】周勃世【shì】家》,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)。

李牧、廉颇:都是战【zhàn】国时【shí】期赵国(都城在今河北【běi】邯郸市)名将【jiāng】,都曾打败过【guò】北【běi】方的强【qiáng】敌。这两句是批【pī】评当时北宋派去防辽的边将庸【yōng】碌【lù】无能,松【sōng】松垮垮,名【míng】为【wéi】防敌,实【shí】同“儿戏”,只是徐厉【lì】、刘礼之辈,更无法同李牧、廉颇相提并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蒋【jiǎng】学浚【xùn】.历代爱国诗词鉴【jiàn】赏.北京:石油工业出版社,2001:99~101

2、朱【zhū】仲玉.历代【dài】江西诗人作品选【xuǎn】:江西【xī】人民出版社,1983年05月第1版:第99页

白沟行创作背景

  宋嘉【jiā】祐【yòu】四年(1059,一【yī】说是公元1060年),王安石奉命出使辽国,来回经过白沟【gōu】,有感【gǎn】而写【xiě】了这首古体【tǐ】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高克【kè】勤.王安石诗文选评.上海:上海【hǎi】古籍【jí】出版社【shè】,2002:90

2、蒋学浚.历【lì】代【dài】爱国诗词鉴赏.北京:石油【yóu】工业出【chū】版社,2001:99~101

白沟行鉴赏

  作者了解【jiě】到当时【shí】边境【jìng】两边辽国人【rén】常来汉地侵扰【rǎo】而【ér】北宋【sòng】军【jun1】队却轻敌麻痹【bì】的【de】情况;目睹了宋边疆一【yī】望万里,都是无险可守【shǒu】的农田,而辽国地区桑林密密【mì】遮【zhē】蔽【bì】着河川【chuān】原野的现状【zhuàng】。这一【yī】强烈的反差给作者以很大震【zhèn】撼,诗【shī】中以【yǐ】南北边境地区【qū】的情【qíng】况作对比,届时除【chú】了宋朝边防【fáng】松懈、无险可守,而辽国则深不可测、暗伏杀机的严峻现实。

  前【qián】四句写宋朝【cháo】实行妥协、退让、苟安政策,划白沟为界,使白【bái】沟河【hé】河北尽成辽地,并且年年【nián】在这【zhè】里【lǐ】迎送辽使【shǐ】;但辽方仍不断骚【sāo】扰边境,而【ér】宋却放松戒【jiè】备,不知【zhī】报【bào】警【jǐng】。后四【sì】句发抒感慨,诗人先歌【gē】颂祖国包括幽燕【yàn】之地在内的万里【lǐ】山河,接【jiē】着借用史【shǐ】实,指责宋朝【cháo】边将视边防如同儿【ér】戏,实际上也是【shì】批评轻视边防不【bú】用良【liáng】将的【de】宋朝统治者。最后两句“棘【jí】门灞上徒儿戏【xì】,李【lǐ】牧廉颇莫更论”,总【zǒng】结全诗,揭示了山河【hé】残破、边塞失防问【wèn】题的【de】症结之所在,深刻【kè】有力,不仅在当时有【yǒu】现实【shí】意义,对后【hòu】世也有一定【dìng】的警戒作用。

  这首诗在写【xiě】作上【shàng】也很有特色。写实【shí】和【hé】议论,写实简明【míng】,议论【lùn】独到;古今将领比较,形【xíng】象鲜明【míng】,含意深远【yuǎn】;结构上由表及【jí】里,步步深入,十分严谨;用韵上以四句转韵,平【píng】仄韵【yùn】相递,既转【zhuǎn】得自然,又【yòu】使层次更【gèng】加清晰。这些都值得读者留意。

王安石简介

唐代·王安石的简介

王安石

王安石(9-21-9-21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【fēng】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【wáng】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【jīn】江西省抚州市【shì】临川区邓家巷【xiàng】人【rén】),中【zhōng】国【guó】北宋著名【míng】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【sòng】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【hòu】来【lái】谁与【yǔ】子【zǐ】争先。”传【chuán】世文集有《王临【lín】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【yí】》等。其诗文【wén】各体兼擅【shàn】,词【cí】虽不多,但亦【yì】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【ér】王荆【jīng】公最得世人【rén】哄传【chuán】之诗句莫【mò】过于《泊船瓜洲【zhōu】》中的“春风【fēng】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【hé】时照我还【hái】。”

...〔 ► 王安石的诗(1607篇)

猜你喜欢

送帅从龙之睢州判官 其二

明代区怀瑞

君本淡宕人,儒术世光大。著书亘六合,不足当函盖。

剑霓拂斗墟,蘋日浮江介。误膺州里选,乃课封疆最。

咏怀

曹家达

幽意值所适,冶游良未然。木末摇东风,溪水鸣溅溅。

人心抱幽默,相激各自贤。岂不愿安静,逼抑成沸煎。

晨谒宫门小雨初过

宋代宋庠

宫漏籤声急,天街雨脚微。

晓寒凌禁树,春气裛朝衣。

春感

宋代陈纪

唾壶壮气已休休,呼酒田翁与动酬。

九十日春长是雨,三千丈发总缘愁。

颂古十八首

宋代释师一

举手攀南半,移身倚北辰。

出头天外看,须是个般人。

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

唐代钱起

一笑不可得,同心相见稀。摘菱频贳酒,待月未扃扉。
星影低惊鹊,虫声傍旅衣。卑栖岁已晚,共羡雁南飞。
好欲弃吾道,今宵又遇君。老夫相劝酒,稚子待题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