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名句 > 王维的名句 > 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

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

出自唐代王维的《鹿柴

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

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

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,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。

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,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。

注释

鹿柴(zhài):“柴”同“寨“,栅栏。此为地名。

但:只。闻:听见。

返景:夕阳返照的光。“景”古时同“影”。

照:照耀(着)。

译文

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,只听到一阵人语声。

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,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。

注释

鹿柴(zhài):王【wáng】维辋川别墅【shù】之一【yī】(在今陕西【xī】省蓝田县【xiàn】西南)。柴:通“寨”、“砦”,用树木围成【chéng】的栅栏。

但:只。

返景(yǐng):同“返影”,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。

复:又。

创作背景

  唐天宝【bǎo】年间,王维在终【zhōng】南山下购置辋【wǎng】川别业。鹿柴是王维【wéi】在辋【wǎng】川别业的胜【shèng】景之一。辋【wǎng】川有【yǒu】胜景二十【shí】处,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【zhú】处作诗,编【biān】为《辋川集》,这首诗是其【qí】中的第【dì】五首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学锴 等.唐【táng】诗鉴赏辞典.上海【hǎi】:上海辞书【shū】出【chū】版社【shè】,1983:162-163

鉴赏

  第一句“空山不【bú】见人”,先正面描写空山【shān】的【de】杳无人迹。王【wáng】维特别喜【xǐ】欢用“空山”这个词语,但在不同【tóng】的诗里,它所【suǒ】表【biǎo】现的境界却有区【qū】别。“空山新【xīn】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(《山居秋暝【míng】》),侧重于【yú】表现雨后秋【qiū】山的空明洁净【jìng】;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【chūn】山空”(《鸟鸣涧》),侧【cè】重【chóng】于表现夜【yè】间春山【shān】的宁【níng】静幽美;而“空山不【bú】见人”,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【kōng】寂清泠。由于【yú】杳无人迹,这并【bìng】不真空的【de】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,宛如【rú】太古之【zhī】境【jìng】。“不【bú】见人”,把“空山”的意蕴具体化【huà】了。

  如果只读第一句,读【dú】者可能【néng】会觉得【dé】它比较平【píng】常,但在“空山不见【jiàn】人”之后紧接【jiē】“但【dàn】闻【wén】人语响”,却境界【jiè】顿出。“但闻”二【èr】字颇可玩味【wèi】。通【tōng】常情况下,寂静的空山尽管“不见人【rén】”,却【què】非一片【piàn】静默【mò】死寂【jì】。啾啾鸟语,唧唧虫鸣,瑟瑟【sè】风声,潺潺水响【xiǎng】,相互交织,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【duō】彩的。然而此刻【kè】,这一切都杳无声息,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【rén】语声【shēng】,却【què】看不到人影(由于山深【shēn】林【lín】密)。这“人语响【xiǎng】”,似乎【hū】是破“寂”的,实际上是以局部的【de】、暂【zàn】时的“响”反【fǎn】衬出全局的、长久【jiǔ】的空寂。空谷【gǔ】传音,愈见空谷之空;空【kōng】山人【rén】语,愈【yù】见空山【shān】之寂。人【rén】语【yǔ】响过,空【kōng】山复归于万【wàn】籁【lài】俱【jù】寂的境界;而且由【yóu】于刚才那一【yī】阵人语【yǔ】响,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。

 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【yǔ】进【jìn】而描【miáo】写【xiě】深林返照,由声而色,深【shēn】林,本【běn】来就幽暗,林间树下的青苔,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。寂静与幽暗,虽【suī】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【jiào】,但它们在人们【men】总【zǒng】的印象中,却【què】常【cháng】属于一【yī】类【lèi】,因【yīn】此幽与【yǔ】静往往连【lián】类而及。按【àn】照常情,写深林的幽暗,应该着【zhe】力描绘它不见阳光,这两句【jù】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,照【zhào】映的【de】青【qīng】苔【tái】上。读者猛然一看,会觉得这一抹斜【xié】晖,给幽暗的深【shēn】林带来一线光亮,给林【lín】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【yì】,或【huò】者说给【gěi】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。但细【xì】加体【tǐ】味【wèi】,就【jiù】会感到,无论就作者的主观【guān】意【yì】图或【huò】作品的客【kè】观效果【guǒ】来看,都恰【qià】与此相【xiàng】反。一味的幽暗有时反【fǎn】倒使【shǐ】人不觉其【qí】幽暗,而【ér】当一抹余晖射【shè】入幽暗的深林,斑斑驳驳的树影【yǐng】照映在树下的【de】青苔上时,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【biān】的【de】幽【yōu】暗所【suǒ】构成的强【qiáng】烈对比【bǐ】,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。特别是【shì】这“返景【jǐng】”,不仅微弱,而且短【duǎn】暂,一抹余【yú】晖转【zhuǎn】瞬逝去之【zhī】后,接【jiē】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。如【rú】果说【shuō】,一二句【jù】是以有声反衬空寂【jì】;那么三四句便【biàn】是以光亮反衬幽暗。整首诗【shī】就像【xiàng】是在绝大部分用【yòng】冷色的【de】画【huà】面上【shàng】掺进【jìn】了一点暖色,结果反而使冷【lěng】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。

  静美【měi】和壮美,是大【dà】自然的千姿百【bǎi】态【tài】的美的两种类型,其间【jiān】原本无轩【xuān】轻之【zhī】分。但静【jìng】而近于空无,幽而略带冷寂,则多少表现【xiàn】了作者美学趣味中【zhōng】独特的一面。同【tóng】样写到“空山”,同样侧【cè】重于表现静美【měi】,《山居秋暝【míng】》色【sè】调明朗,在幽【yōu】静【jìng】的基调上【shàng】浮动着安恬的气息,蕴【yùn】含着活泼的生机;《鸟【niǎo】鸣涧》虽极写春山【shān】的静谧,但整个意境并不幽【yōu】冷空寂,素月【yuè】的清辉、桂花的芬芳、山鸟【niǎo】的啼鸣,都【dōu】带【dài】有春的气息【xī】和【hé】夜的【de】安【ān】恬;而《鹿柴【chái】》则【zé】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【cǎi】,尽【jìn】管【guǎn】还不至于幽森枯寂。

  王维是诗人、画家兼音乐家。这【zhè】首诗正体现出诗、画【huà】、乐的结合。无【wú】声【shēng】的静寂、无光的幽暗【àn】,一般人都易【yì】于【yú】觉察;但有声的静寂,有光的幽暗,则【zé】较少为人【rén】所【suǒ】注意。诗人正【zhèng】是以他特有【yǒu】的画家、音乐家【jiā】对色彩、声【shēng】音的【de】敏感,才把握住【zhù】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【zhào】的【de】一【yī】刹那间所【suǒ】显示的特【tè】有的幽【yōu】静【jìng】境界。但是这种敏感,又和他对大自【zì】然的细【xì】致观察、潜心【xīn】默【mò】会分不开。

王维简介

唐代·王维的简介

王维

王维(701年【nián】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【jié】,汉族【zú】,河东蒲州(今【jīn】山西运城)人,祖【zǔ】籍山【shān】西祁县,唐朝诗人【rén】,有“诗【shī】佛”之称。苏轼评【píng】价其:“味摩【mó】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【huà】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【zhōng】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【shì】盛【shèng】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【cún】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【yǒu】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【děng】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【hěn】有【yǒu】名,非常多才【cái】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...〔 的诗(353篇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