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人 > 明代诗人 > 罗洪先

罗洪先简介

罗洪先 罗洪先(1504-1564),字达夫,号念【niàn】庵,汉族,江西吉安府吉【jí】水黄橙溪(今【jīn】吉水县谷【gǔ】村)人,明代学【xué】者,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。一【yī】生奋发于地理学等【děng】科学的研究,“考图观史“,发现当【dāng】时【shí】地图多疏密【mì】失准【zhǔn】、远近错误,于是亲【qīn】自外出调查【chá】收集【jí】资料【liào】,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【fēng】富、地理位【wèi】置准确的地图【tú】,以计里【lǐ】画方之法,创立【lì】地图符号图例,绘成《广舆图》。创编成【chéng】地图集形式,不仅继承了朱思本【běn】制【zhì】图法,还【hái】加以发展,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【yòng】。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。 ...〔► 罗洪先的诗文(469篇)

轶事典故

  会仙桥

  会仙桥位【wèi】于水镜台西,面积大约200平方米,是古晋祠【cí】的露天剧场【chǎng】。古人【rén】看【kàn】戏,不像今人【rén】坐【zuò】在【zài】一【yī】排排井然有【yǒu】序的剧场内,而是露天站着看,栏杆上、桥【qiáo】上【shàng】及各种【zhǒng】建筑物【wù】上【shàng】,只【zhī】要能看到舞台表演的地【dì】方,都站满了观众。中轴线的第二【èr】个建筑物是一座桥,横【héng】跨于晋水【shuǐ】上游【yóu】的【de】智泊渠。

  传【chuán】说明朝嘉靖进士第一人——翰林院罗【luó】洪先,他【tā】为官【guān】清正(和奸臣【chén】严嵩为【wéi】儿女【nǚ】亲【qīn】家),农【nóng】历四月十四日游晋祠于桥上,见一妇人,罗洪先【xiān】不禁叹【tàn】曰【yuē】:“世间人说西施美【měi】,余视此妇胜西施。”妇羞怒,竟发功力使板桥【qiáo】突然起火,罗洪【hóng】先差点跌入渠里,再看女子,早【zǎo】已不【bú】见【jiàn】。远远望去,却突然【rán】出现在【zài】悬瓮山【shān】上,罗又自言【yán】自语道:“你若真是仙女,让我再仔细看你一眼【yǎn】。”没【méi】等说完,只见悬瓮山摇【yáo】摇欲坠,东【dōng】移数步。罗大为惊恐,方知非同小可,信手写【xiě】了诗一【yī】首:

  悬瓮山中一【yī】脉【mò】情,龙蟠虎伏隐真明,水飘【piāo】火劫【jié】山步移,五十年来【lái】帝母临。

  这块【kuài】诗碑至今还留【liú】在圣母殿前。此诗【shī】与传说无【wú】关,后人不解【jiě】其【qí】意而已,其实作者是【shì】在暗示【shì】圣母殿的创建年【nián】代。民间对罗洪先传说颇神:“瓜【guā】皮写字尚未干【gàn】,不在【zài】云南在四川。”

  悬笔碑之谜

  在太【tài】原晋祠【cí】圣母【mǔ】殿【diàn】右侧的走廊里有一方十分【fèn】著【zhe】名的碑--“悬笔碑”。 碑【bēi】高1.46米【mǐ】,宽0.72米,上面是三行宛如落花飞雪【xuě】、骤雨飘风的草书【shū】:

  悬瓮山中一脉清,

  龙蟠虎伏隐真明。

  水飘火劫山移步,

  五十年来帝母临。

  后面是落【luò】款“戊午年【nián】洪【hóng】先悬笔” ,并有“宛城郜焕元【yuán】摹勒上石”九字【zì】。几百年来, 它吸引了多少墨客骚人【rén】,为它流【liú】连忘【wàng】返【fǎn】,多少【shǎo】游客因未能得到一张碑文的拓片而怅【chàng】然归去。

  为什么这块碑有这么大的魅力呢?

  论书法,这块碑【bēi】的【de】确【què】可以【yǐ】当得【dé】起【qǐ】《晋祠铭》上所赞【zàn】:“体势悠扬,宛如骤雨【yǔ】飘风, 落花飞雪,锐【ruì】不可当”。字里行间,透露出一派【pài】天马行空,纵横【héng】万里的气象,又有【yǒu】一种超【chāo】然出尘,无牵无【wú】羁的韵味。

  论作者【zhě】,乃是明朝著名的学者罗【luó】洪先,也是大大有【yǒu】名【míng】的人物。罗洪先生【shēng】活在严嵩擅权的年代, 采取了明【míng】哲保身【shēn】的态度,去研究学【xué】问。他【tā】从小就仰慕【mù】王守仁【rén】,《明史.儒【rú】林传》上说他十【shí】五岁【suì】读【dú】王【wáng】守仁《传【chuán】习录》,“欲【yù】往受业”,因【yīn】父阻未成。罢官后即【jí】一心治学,在继承【chéng】王守仁“致良【liáng】知”说的基础上【shàng】又提出不少新的见解。积十年之功【gōng】, 殚精竭虑【lǜ】,增【zēng】补元【yuán】人朱思本【běn】《舆地图》汇成《广舆图》一书。由于【yú】他道学精深, 多半又有些奇行异举,被民间【jiān】视为“得道仙人”,他的字,也因此带了“仙【xiān】气【qì】”,受到欢迎。这也是此碑吸引人的【de】一【yī】个重要【yào】原因。

  可是【shì】,这块碑【bēi】上的诗究竟写得是什么意思, 却一直【zhí】没有【yǒu】人能说得【dé】清。 那些“水飘火劫山移步” 的词句在说些什么?这【zhè】个传奇般的人物【wù】又是如【rú】何写下这首玄妙的诗的【de】?几百年来,众【zhòng】说纷纭,莫衷【zhōng】一是,却始【shǐ】终没人能【néng】解开这个谜【mí】。

  也许这才是这块悬笔碑真正的魅力之源。

  流传故事

  有这样【yàng】一【yī】个流【liú】传【chuán】甚广的故事:据说【shuō】,罗【luó】洪先云游天下,来到晋【jìn】祠的会仙桥头,见对岸有一个【gè】美丽的【de】少妇, 不【bú】觉吟道“世人都说【shuō】西施好,余视【shì】此妇胜西施”。哪知此妇是仙人所化【huà】, 怒他口齿轻薄,一把火烧掉【diào】了木桥以示警告。可罗洪先执迷不悟, 绕【rào】道追到山脚【jiǎo】下。仙人【rén】一怒,把【bǎ】山向【xiàng】前移了【le】几步,罗洪先这【zhè】才知道是【shì】仙人来点化他。 于是皈依仙道,终成正果。后世道教尊称【chēng】为【wéi】“罗真人”。加之此诗是以瓜【guā】皮书于圣母殿壁,民间【jiān】又有了“罗洪【hóng】先瓜【guā】皮写【xiě】字未干【gàn】,不到湖广【guǎng】,即到四川"的歌谣。

  故事是美丽动人的,而且【qiě】似乎暗合【hé】诗中【zhōng】“火劫山移步”的字【zì】样,倒退几百年,可以算是【shì】个完美的【de】解【jiě】释了。 可【kě】是,现【xiàn】代人却需【xū】要真实科学而非美【měi】丽虚幻。那么【me】,这首诗到底在说【shuō】些什么呢?

  关键【jiàn】的句子在于“水飘【piāo】火劫山移步” 。罗洪先【xiān】作诗是“戊【wù】午年【nián】”,即嘉靖三十七年(1558) ,据《太原县志》记载【zǎi】,八年【nián】后,“明世宗【zōng】嘉靖四【sì】十五年晋祠山移【yí】,既【jì】而市楼火。”于是当地人以为罗【luó】洪先事有前知,“竟【jìng】应诗言”,果真是“山移火劫”,啧啧称奇。

  其实【shí】晋祠一带山峦历史上【shàng】曾多次“移步” :明【míng】万历四【sì】年(1577),康熙四十二年(1704) 四【sì】月初六【liù】等,特别是【shì】《太原县【xiàn】志》上记载的,明正德【dé】元【yuán】年【nián】(1506) 六月【yuè】,闲居寺山的一次“移步【bù】”极应引起注意。所【suǒ】谓“山移步” 是古人不了【le】解【jiě】地球的地壳运动,可能把地震和自然风化等引起的【de】岩石崩落当成了山在“移步” 。闲居【jū】寺山在晋【jìn】祠【cí】以南三里, 与悬瓮山一脉相连。巧的是,山移的【de】这一年,与罗【luó】洪先游【yóu】晋祠的“戊午【wǔ】年(1558) 正好【hǎo】相距五十二年,正合后句“五十年来帝母临”中“五十”的虚【xū】指。

  这绝不【bú】仅仅是【shì】巧合——从《明史【shǐ】.儒林传》中的寥寥几【jǐ】笔,我【wǒ】们已知罗【luó】洪先是一个精通【tōng】专业的地理学【xué】家【jiā】。 他【tā】弃官【guān】而遍游【yóu】天下,一方面【miàn】固【gù】然是【shì】出于对官场的无奈而超然, 另一方面,更重要的【de】是【shì】“纸上得来【lái】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【yào】躬行”,做为一【yī】个【gè】地理学【xué】家, 他【tā】正好有机会去搜集第一手资料【liào】,充实著作的科学依据。而五十年前的这场变【biàn】故, 目睹者都还健【jiàn】在【zài】,他【tā】不【bú】可能不【bú】有所闻,有所感【gǎn】。

  罗【luó】洪先面对晋祠的山水文物, 想起它【tā】已历尽的千年【nián】沧桑:三家分晋,水灌【guàn】智伯; 盛唐惊变,火【huǒ】烧晋阳;还有五十【shí】年前那场“山移【yí】步”的巨变,他身为一个科学家, 却无法【fǎ】解释这样的【de】奇异【yì】现象,正如一【yī】百多年以后,牛顿无【wú】法解释天体第一次运【yùn】动的力的来源。 牛顿【dùn】求助于他的“上帝【dì】”,用“科学”论证了“上帝【dì】”的存在;而罗洪先也诚惶诚恐【kǒng】地断定——“五【wǔ】十年来帝【dì】母【mǔ】临【lín】” ,只有神力才能做到【dào】这些【xiē】,不【bú】由【yóu】得感慨【kǎi】万端,这【zhè】里真是:“龙【lóng】蟠虎伏【fú】隐真明”啊【ā】!

  悬【xuán】笔【bǐ】碑之【zhī】谜到此可算是真【zhēn】相大【dà】白了【le】。当然,美丽的故事还要长久地流传下去,还会变得更加【jiā】美丽动人。正如为了【le】弥补生【shēng】活的缺憾,虚幻而美丽【lì】的戏剧【jù】永盛【shèng】不衰。

人物生平

  明世宗嘉靖【jìng】八【bā】年(1529)中【zhōng】状元,授翰林院修撰,迁左【zuǒ】春房赞【zàn】善【shàn】。被【bèi】罢归后,终日【rì】著书讲学。卒后赠光禄少卿【qīng】,谥文庄【zhuāng】。著【zhe】有【yǒu】《念【niàn】庵集》二十二卷,《冬【dōng】游记【jì】》一卷。嘉【jiā】靖二十四年(1545),微服访黄门祝咏【yǒng】于衡阳,携门人王托【tuō】等【děng】游南岳,登祝融【róng】峰,游【yóu】青玉坛,宿上封寺,交友高台寺。现存高台寺【sì】的状元【yuán】松,志【zhì】载为他与名僧楚石共植,至今传为佳话。于方广寺【sì】逗留七日,瞻【zhān】仰二贤寺【sì】,缅【miǎn】怀朱张。在南岳写诗二十来首,文【wén】数篇。

 罗洪先是官员家庭出身【shēn】,自【zì】幼端重,不为嬉戏【xì】,从小立志要当【dāng】学者【zhě】。嘉靖五年【nián】(1526),罗洪先参【cān】加乡【xiāng】试中【zhōng】举人,嘉【jiā】靖八【bā】年(1529)己丑科会试,殿试第一中【zhōng】状元,授修撰。当【dāng】时明世宗迷信道教,求长生,政治极为腐败。罗洪【hóng】先看不贯朝廷的腐败【bài】,即请告归。嘉靖十八年(1539),他出任廷官,因联【lián】名上《东宫朝【cháo】贺疏》冒犯世宗皇【huáng】帝【dì】而被撤职【zhí】。从此罗洪先【xiān】离开官场,开始【shǐ】了学【xué】者【zhě】的【de】生活。

  他自归家务农之后,隐居山间【jiān】,更【gèng】加专心致志【zhì】地考究王阳明心学,闭门谢客,默坐一【yī】榻【tà】,三年不【bú】出户。他甘于淡泊,冬【dōng】练三【sān】九,夏练三伏【fú】,骑马练弓、考图观史,上至天文、礼乐、典章、阴阳、术数,下至【zhì】地【dì】理、水【shuǐ】利、边【biān】塞、战阵、攻守【shǒu】,无不精心探【tàn】究。

  罗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学和地图学方面,在文学【xué】方【fāng】面也【yě】有一定【dìng】的造诣。尤以地【dì】图学【xué】贡【gòng】献卓著。他精心绘【huì】制的两卷《广【guǎng】舆【yú】图》,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。罗洪先在绘制地图【tú】方面的建树,不但【dàn】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【kē】学【xué】作【zuò】出【chū】了【le】贡献,而且为国际【jì】的同行所瞩目,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【zhàn】有【yǒu】一席【xí】之【zhī】地。

王右使君歌

明代罗洪先

恩江【jiāng】贼垒城相【xiàng】连,文江柝声【shēng】夜不喧【xuān】。忽传道上官军至,仗钺者谁王使君【jun1】。

太【tài】平【píng】生长不知兵,朽刀折戟来分营【yíng】。购金【jīn】朝【cháo】悬勇士出,顷刻呼吸风云生。

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 其三 南山献瑞

明代罗洪先

九苞闻古昔,千仞何寥廓。陟彼南山阿,羽仪如鷟鸑。

我亦楚狂流,心怀卷阿乐。顾此高冈峙,缅焉幽兴托。

石塘叔如洵阳

明代罗洪先

帝畿车马如游龙,华裾【jū】绮【qǐ】服【fú】生【shēng】春风。叔也闭户南山下,弃置荐达轻王公【gōng】。

鹖冠【guàn】累月不覆首,睡起北【běi】窗日【rì】在柳。养【yǎng】志常谈尹彦明,直躬耻学微生亩【mǔ】。

梦中作

明代罗洪先

望望江门路,时人莫知处。欲寻碧玉楼,会向白云去。

竹园爱筠翁七十

明代罗洪先

我癸石莲凿天巧【qiǎo】,恨少筼筜看一【yī】饱。曾乞【qǐ】名园竹数【shù】枝,陡【dǒu】觉【jiào】寒声梦争搅。

当时传【chuán】竹未传法,至今清影来稍稍【shāo】。爱筠老翁【wēng】法最奇,种竹择【zé】根不择枝【zhī】。

悲荆川

明代罗洪先

三月樱【yīng】桃红满枝,江头【tóu】紫蟹乍来时。旁人莫话毗陵事,须尽【jìn】毗陵【líng】谁得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