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人 > 唐代诗人 > 李世民

李世民简介

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(599年-649年【nián】),唐朝第二位皇【huáng】帝,在位【wèi】23年【nián】,年号【hào】贞【zhēn】观。名字取意“济世安民”,陇西【xī】成纪人(今甘【gān】肃天水市秦安县)。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【shì】著名【míng】的政治家【jiā】、军事家【jiā】,还是一位书法家和【hé】诗【shī】人【rén】。唐太【tài】宗开创【chuàng】了著名的贞观之治,被各族人【rén】民尊称为天可汗【hàn】,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【yào】基础,为【wéi】后世明君【jun1】之典范。庙号【hào】太宗,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【dì】,葬【zàng】于昭陵。 ...〔► 李世民的诗文(92篇)李世民的名句(9条)

轶事典故

改名世民
  据两唐书【shū】的太宗本纪【jì】,李【lǐ】世民曾经于四【sì】岁【suì】时与父亲【qīn】李渊【yuān】郊游时,见一识相术之士【shì】,其相士先【xiān】赞【zàn】李渊【yuān】为贵人【rén】,又赞世【shì】民,说【shuō】其“凡二十岁,必能济世安民”。李渊【yuān】后【hòu】遍寻相士不获,并将其改名为李世【shì】民(亦即李世【shì】民【mín】本名可能并非李世民)。

箭术无双
  史书【shū】记载,李世民【mín】年轻时【shí】力大无【wú】比【bǐ】,随身兵器中,最【zuì】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【de】巨【jù】阙天弓。

 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【zhàn】前,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。途经【jīng】一处草原【yuán】高地,因为【wéi】太累与士兵一【yī】起睡着,被【bèi】敌人【rén】发现,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。此时突【tū】然有【yǒu】一【yī】条蛇追老鼠【shǔ】,奔【bēn】到骑兵【bīng】脸上,惊醒骑兵,才发【fā】现身边都是【shì】敌人,于是李【lǐ】世民与骑兵【bīng】上【shàng】马逃亡【wáng】,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,百发百中,终于逃出追【zhuī】击。

  虎【hǔ】牢【láo】关【guān】之战时,李【lǐ】世民【mín】对尉迟【chí】恭说:“我拿着【zhe】弓箭,你手持马槊相【xiàng】随,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【nài】我如何!”足见【jiàn】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。

  李世民【mín】继位前【qián】曾任天策上将,设【shè】天【tiān】策府。李世民继【jì】位后在苑囿内狩猎,有一群野猪奔了出【chū】来。李世民【mín】四箭射杀【shā】了四只,但还是有一头【tóu】雄壮的公野猪冲到近前【qián】。吏【lì】部尚【shàng】书唐俭慌忙【máng】下马,与【yǔ】之【zhī】搏【bó】斗。李世民拔剑砍死野猪,笑着对唐俭说,“天策长史【shǐ】,不见上将击贼耶?何惧之【zhī】甚【shèn】!”原来唐俭【jiǎn】曾【céng】任【rèn】天策府长史。唐俭【jiǎn】当【dāng】即【jí】回答道:“汉【hàn】祖以马上得之,不【bú】以马【mǎ】上【shàng】理之。陛下以神武定四方,岂复逞雄【xióng】心于一【yī】兽!”李世民觉得唐俭说得【dé】有理,于是停止了狩猎【liè】。

小鸟依人
  成语小鸟依人出自唐太宗之口:

  褚遂【suí】良是唐朝著名书【shū】法家,他的【de】书【shū】法【fǎ】博【bó】采众长,变化【huà】多姿,自成一家。因为精【jīng】通书法,被魏徵推荐给【gěi】唐太宗,并受【shòu】到太宗的赏识。唐太宗任命【mìng】褚遂良担任起【qǐ】居郎一职,专【zhuān】门记载皇帝的言【yán】行起【qǐ】居。有一【yī】次,唐太宗【zōng】问褚【chǔ】遂【suí】良:“你每天记载我的言行起居【jū】,我可以看看吗?” 褚【chǔ】遂良【liáng】回答说:“如今设【shè】立【lì】起居【jū】郎【láng】的职务【wù】,如同古代的史官,善【shàn】行恶行都【dōu】要记录在案,以督促皇帝不犯【fàn】错。我从【cóng】未听说皇帝本人要看这些内【nèi】容的。”唐太宗又问道:“如果【guǒ】我有不好的言论、行为【wéi】,你也要【yào】记下来【lái】吗【ma】?”褚遂【suí】良回答说:这是我的职责所在,您【nín】的一【yī】言一【yī】行,我都【dōu】要记下【xià】来。”

  不【bú】久之后【hòu】,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【shuō】:“我今天【tiān】要当面评论你们【men】的功过得【dé】失,引以为鉴【jiàn】,使【shǐ】你【nǐ】们警【jǐng】惕。说者没有【yǒu】过错,听者自己【jǐ】改过。”说【shuō】完他就看着长【zhǎng】孙无忌说:“你善于【yú】避嫌、随机应变,但【dàn】是领兵打仗不是你的长项。高【gāo】士廉【lián】博览群书,悟性很【hěn】高【gāo】,临危受【shòu】难不变节,做官【guān】也不拉帮结派【pài】,但是缺少直谏的勇气。”唐太宗将【jiāng】朝中大臣评论一番【fān】,最后说到了【le】褚遂良。唐太宗说褚遂【suí】良在学问方面大有长【zhǎng】进,性格很刚直,对朝廷忠心,对我很有感情,平时一副飞鸟依人的模【mó】样,我很是怜【lián】爱他【tā】啊!”

房谋杜断
  《旧唐书·房玄【xuán】龄杜如晦传》说【shuō】:唐太宗同房玄【xuán】龄研【yán】究国【guó】事的【de】时候,房【fáng】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,但是往【wǎng】往不能【néng】作决【jué】定。这时候,唐【táng】太宗就必须把杜【dù】如晦【huì】请【qǐng】来。而杜如晦【huì】一来,将问题略加分析,就立【lì】刻肯定了房玄【xuán】龄的意见和办法。房、杜二【èr】人,就是【shì】这样一个善于出【chū】计谋,一个善【shàn】于作【zuò】决断【duàn】,所以叫做“房【fáng】谋杜断”,形容他们各【gè】具专长【zhǎng】而又【yòu】各有特色。

一代楷模
  成语一代楷模是李世民夸赞李靖的话:

  李靖觉【jiào】得自己【jǐ】在朝廷任官多年,功【gōng】劳不小,受【shòu】到的封赏也不【bú】少,应该【gāi】急流勇退,早点【diǎn】解甲【jiǎ】归【guī】田,免生后患。所以趁【chèn】唐太【tài】宗派他【tā】去【qù】访【fǎng】察民俗的机【jī】会,说自己的脚有毛病,奏请退休归家【jiā】。唐太【tài】宗见他的奏【zòu】书写【xiě】得十分恳切,便答应了他的请【qǐng】求【qiú】,并派中书侍郎牟岑少去传他的旨意【yì】说【shuō】:“我看自古以来,身居【jū】富贵而能知【zhī】足的非常少,不论是【shì】愚人还是智者,都莫【mò】能自【zì】知。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【néng】,却硬是要占【zhàn】据官职;就【jiù】是有了【le】病。也勉强留着不肯【kěn】辞【cí】官,李靖能识【shí】大体,实在可嘉。我如今批准你的请求,不仅是成全【quán】你的志向,还【hái】想【xiǎng】把你作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【rén】物。”

人物生平

早年经历
  李世民【mín】于公元598年(隋文帝开皇十七【qī】年)农历十二月戊午日【rì】(一说【shuō】公元599年,开【kāi】皇十【shí】八年十二月戊午日),出生在武功的李家【jiā】别【bié】馆,父【fù】亲是时任隋朝官员【yuán】的李渊,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【shì】。李世民4岁的时候【hòu】,家【jiā】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【miàn】的书生,对【duì】其父李渊说:“您是贵人,而且您有贵子。”当【dāng】见到李世民时,书生竟【jìng】说【shuō】:“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,等到二【èr】十【shí】岁时,必【bì】能济世【shì】安民【mín】。”李渊便采【cǎi】“济【jì】世【shì】安民”之【zhī】义【yì】为儿子取名为“世【shì】民”。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,不【bú】拘小节,接【jiē】受儒家【jiā】教育,学习武术,擅【shàn】长骑射【shè】。

  公元613年(隋炀帝大业九年【nián】),李【lǐ】世民【mín】娶高【gāo】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。公【gōng】元615年(大业十一年),李世民【mín】参【cān】加云【yún】定兴的军队,去雁门关【guān】营【yíng】救【jiù】被突厥人围困【kùn】的隋炀帝。

  公元616年(大业【yè】十二年),父亲李渊【yuān】出任【rèn】晋【jìn】阳留守【shǒu】,李世民跟随到【dào】太原并【bìng】随父多【duō】次出【chū】征,平服发【fā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【jué】人的入侵。

晋阳起兵
  公元617年【nián】(义宁【níng】元年),李世【shì】民鼓【gǔ】动父亲李渊【yuān】起兵反【fǎn】隋,是为晋阳起兵。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、右领军【jun1】大都督,统帅右三军,起兵【bīng】攻入长安,并【bìng】且灭隋。李世【shì】民官拜光禄【lù】大夫、唐国内史,徙【xǐ】封秦国公【gōng】,食邑【yì】万户【hù】。

  公元617年(义【yì】宁【níng】元年【nián】)农历十二月【yuè】,李【lǐ】世民为右【yòu】元帅,徙【xǐ】封赵国公,率兵十万【wàn】进攻隋朝的东【dōng】都洛阳,不克而还,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,击败隋【suí】将段达。公元618年【nián】(武【wǔ】德元【yuán】年)农历五月【yuè】,李渊废黜杨【yáng】侑【yòu】,称【chēng】帝,改国号为唐,封李【lǐ】世民为尚书令、右翊【yì】卫大【dà】将【jiāng】军,进封【fēng】秦王。

四方征战
  唐朝建【jiàn】立后,疆土【tǔ】只限【xiàn】于关中和【hé】河东一带,尚未完全统治全【quán】国,因此,李【lǐ】世【shì】民经常出征,逐步消【xiāo】灭各地割据【jù】势力。自【zì】公元618年(武德元年)起【qǐ】,李世民亲自参与【yǔ】四场大战役【yì】。

  ●其一,破【pò】薛举【jǔ】,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(薛举之【zhī】子【zǐ】),铲除了唐朝来自【zì】西方【fāng】的威胁。

  ●其二,击败宋金刚、刘武周,收复【fù】并【bìng】、汾失【shī】地,巩【gǒng】固唐【táng】朝的北方。

  ●其三,在【zài】虎牢之战中,一举歼灭中【zhōng】原【yuán】两大【dà】割据势力:河【hé】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,使唐朝取得了华北【běi】的【de】统治权。

  ●其四,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。

  自此李世【shì】民【mín】威望日隆【lóng】,尤【yóu】其是在【zài】虎牢【láo】之战后【hòu】班师【shī】返京时,受到长安【ān】军民【mín】的隆重【chóng】欢迎【yíng】。公元621年(武德四年)农历【lì】十月,封为天策上将,领司【sī】徒、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,位在王公上【shàng】,食邑增至三万户。李渊又下诏特【tè】许天策府自置官属,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【guǎn】,收揽四方彦士【shì】入【rù】馆备询顾【gù】问,文学馆与秦王【wáng】府相结【jié】合【hé】,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【gòu】。

玄武之变
  太原起兵是李世【shì】民的谋略【luè】,李渊曾答【dá】应他【tā】事【shì】成【chéng】之【zhī】后立他为【wéi】太子,但李渊建立唐朝后,立李【lǐ】建【jiàn】成为【wéi】太【tài】子。天下平定后,李世民功【gōng】名【míng】日【rì】盛,李建成随即联【lián】合李元吉,排挤李世民。李渊的优柔寡断,也使朝【cháo】中政令相【xiàng】互冲突,加速了诸子的兵【bīng】戎相见。

  长【zhǎng】兄皇太子【zǐ】李建【jiàn】成知【zhī】道李世【shì】民终不肯屈为人【rén】臣,而李世民也认【rèn】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【kāi】国【guó】的基业,遂与李建成、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,两派大臣之间互相【xiàng】倾轧。李建成曾经下毒谋【móu】害李世民。其【qí】中宰相【xiàng】裴【péi】寂、谋士王【wáng】珪【guī】、魏徵、东宫【gōng】卫士【shì】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、李【lǐ】元吉。

  秦【qín】府谋【móu】士杜如晦【huì】、房玄龄,将领秦叔宝【bǎo】、尉迟敬德、段志玄、侯【hóu】君集、王君【jun1】廓等跟从李世民。宰【zǎi】相陈叔达【dá】、朝臣【chén】长【zhǎng】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【mín】。其余将领李【lǐ】靖、徐世勣,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。

  公元626年(武德九年),突厥侵犯唐边境【jìng】,李建成向李渊【yuān】建议,由李元【yuán】吉【jí】做统帅【shuài】出征【zhēng】突厥。在太子的东【dōng】宫中担任【rèn】率更丞【chéng】(主管计时的【de】官员【yuán】)职位【wèi】的王晊,已被秦王李世民收【shōu】买,成为李世民在东宫【gōng】的眼线,他悄悄告【gào】诉李【lǐ】世民:“李建【jiàn】成【chéng】想借【jiè】此控制秦【qín】王的兵马,并准备【bèi】在昆【kūn】明池设伏兵杀秦王。”于是李世民决【jué】定【dìng】先发【fā】制人。

  公元626年9-21(武德九年【nián】六月初四庚【gēng】申【shēn】日),李世民【mín】在【zài】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【mén】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、齐王李元【yuán】吉,史称“玄武门之变【biàn】”。事后,李世民杀李建成、李元吉诸子,并将【jiāng】他们从宗籍中【zhōng】除名。李渊让【ràng】出军政大权给【gěi】予秦王李世民,三天后(六月初七癸【guǐ】亥日【rì】,公元626年9-21),李世【shì】民被立为皇【huáng】太子,下【xià】诏曰:“自今以【yǐ】后军国事务,无【wú】论【lùn】大【dà】小悉数【shù】委任太子【zǐ】处决,然【rán】后【hòu】奏闻皇帝”。

  公元626年9-21(武德九年八【bā】月初九甲子【zǐ】日),李渊退位称太上皇【huáng】,禅位于李【lǐ】世【shì】民。李世民登基【jī】为帝,次年改元贞观。

贞观之治
  因隋末战争而【ér】人【rén】口锐【ruì】减,公元628年(贞观二年),唐朝只【zhī】有二百九十万户人【rén】口,李世民【mín】经常以亡隋为戒,注意叮咛自我【wǒ】克制欲【yù】望【wàng】,嘱【zhǔ】咐臣下莫恐【kǒng】上【shàng】不悦而停【tíng】止进【jìn】谏,励精图治,在政治【zhì】上,既往不咎,知人善【shàn】任,从谏如流,整饬吏治;经济上,薄赋【fù】尚俭【jiǎn】,为政谨【jǐn】慎;亦致力复兴文教,令隋【suí】末【mò】动【dòng】荡之局得【dé】以稳定下【xià】来。

  李世民十分【fèn】重视吏治的清明,曾命房玄龄省【shěng】并冗员,派李靖等【děng】13名【míng】黜陟大使【shǐ】巡察【chá】全国,考察风【fēng】评;又亲自【zì】选派都督、刺史等地方【fāng】官,并将其【qí】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,作为升降【jiàng】奖惩的【de】依【yī】据。另【lìng】又【yòu】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【guān】轮流值【zhí】宿中【zhōng】书省,以便随【suí】时廷见,垂询【xún】民【mín】间【jiān】疾苦和【hé】施政得失,百官遂自励廉能,直接提高政府效率。

  在军事上,李世民多次对【duì】外用兵,先后【hòu】平定突厥、薜延陀、回纥、高昌、焉耆【qí】、龟【guī】兹、吐【tǔ】谷浑【hún】等,由是唐朝声威【wēi】远【yuǎn】播,四【sì】方宾服【fú】。

  经李世民君臣二【èr】十三年的努力,社会安定、经济恢复【fù】并【bìng】稳【wěn】定发展,对外武功显【xiǎn】赫,至【zhì】公元652年(唐高【gāo】宗永徽三年【nián】),人口达到三百【bǎi】八十万户,奠【diàn】下了【le】唐高【gāo】宗、武则【zé】天【tiān】、唐玄【xuán】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,史【shǐ】称贞观之治。

帝范教子
  公元643年(贞观十七【qī】年【nián】)四月,太【tài】子李【lǐ】承乾以【yǐ】谋反之【zhī】罪被废【fèi】,唐太宗遂将其第九【jiǔ】子晋【jìn】王李【lǐ】治立为太子,并【bìng】对太【tài】子严加教【jiāo】管。晚【wǎn】年【nián】李世民著《帝范》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【zhì】,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,同【tóng】时自评一生功过。

  公元648年(贞观二十二年)正【zhèng】月,唐太宗【zōng】将他撰写的《帝范》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,并对【duì】其告【gào】诫说:“你应当以古【gǔ】代的【de】圣哲【zhé】贤【xián】王为【wéi】师,像我【wǒ】这样,是绝对不能效法【fǎ】的【de】。因为如果取法于上,只能仅得其【qí】中,要是取法于中,就只能仅得其下了。我自从登基以来【lái】,所犯过失【shī】是很多的【de】:锦绣珠玉【yù】不【bú】绝于前【qián】,宫室台榭屡有兴【xìng】作【zuò】,犬马【mǎ】鹰隼无远不致,行游【yóu】四方【fāng】供顿烦【fán】劳【láo】。所有这些【xiē】,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,千【qiān】万不要把我作榜样【yàng】去效法。”

因病去世
  公【gōng】元649年(贞观二十【shí】三年【nián】),唐【táng】太宗生病(一【yī】说是服用天竺【zhú】长生药导致暴疾),医治最终无效,命李治到金【jīn】掖【yè】门【mén】代理国事。

  公元【yuán】649年【nián】9-21(贞观二【èr】十三年五月【yuè】廿六己巳【sì】日),太宗驾崩于终【zhōng】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。初谥文皇帝,庙【miào】号太宗,葬于昭【zhāo】陵【líng】。

  公元674年(唐高宗上元【yuán】元年【nián】)加谥【shì】文武【wǔ】圣皇帝,公元749年【nián】(唐玄宗天【tiān】宝八年)加【jiā】谥文武大圣皇【huáng】帝,公元754年(天宝十三年))加谥文武大圣大广【guǎng】孝【xiào】皇【huáng】帝。

评价

  唐太宗李世民是【shì】中国古【gǔ】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【jiā】、书法家,卓【zhuó】越的【de】领袖、影响中华【huá】乃【nǎi】至世界进【jìn】程的杰【jié】出人物,他任用【yòng】贤【xián】能,选贤任能,从善如流,闻过即改。视民如子,不分华夷,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,因【yīn】此受到人【rén】们的崇【chóng】敬;筑【zhù】东【dōng】阳先生所说【shuō】“他是【shì】继孔子之【zhī】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【wěi】人【rén】。在李世民统治【zhì】其间,唐朝国力强【qiáng】盛,被称为【wéi】贞观之治。晚【wǎn】年著《帝范》一书以【yǐ】教【jiāo】戒太子【zǐ】,其中【zhōng】总结了他【tā】一生的政治经验,也对自【zì】己的功过进【jìn】行了评述。

  不拘一格用人才,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;

  独具慧【huì】眼,看【kàn】到了个人【rén】力量的不足,充分认【rèn】识到君【jun1】王如石【shí】、良臣如匠,方有美玉问世,对大臣的【de】各【gè】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【yǐ】采纳;

  不独断专行、初步【bù】确【què】立了尚书省、中书【shū】省、门下省三【sān】个政府机构【gòu】之【zhī】间权力分立、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【zhì】度,规定法令【lìng】甚至【zhì】包括自己【jǐ】(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)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【shēng】效【xiào】发【fā】布,保证了政【zhèng】策【cè】的可行性【xìng】、及【jí】时发【fā】现并纠正。在一定程度上杜【dù】绝了不【bú】良政策【cè】对国家及人民的危害与影【yǐng】响;

  认识到人命至重、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,规定死【sǐ】刑需三复奏(外地【dì】五复奏)复审【shěn】批【pī】准后方【fāng】可【kě】行刑,这【zhè】就不难让人们想起贞观四年(630年)全【quán】国判死刑【xíng】才29人【rén】、贞观六年(632年)全【quán】国死刑【xíng】犯390人,李世民审查时令全部390人回【huí】家【jiā】团年、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,结【jié】果390人均准【zhǔn】时到来、无一人逃亡。

  太宗朝武功之盛,除对高【gāo】句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【de】胜利(东突【tū】厥、吐谷浑【hún】、高昌、安西四镇、漠北【běi】薛【xuē】延【yán】陀【tuó】等),这与当时的国力【lì】、军队战斗力、整体战略、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、过【guò】程协调【diào】一致等【děng】重要因素是分【fèn】不开的,因【yīn】此【cǐ】在中【zhōng】华【huá】历史上【shàng】的名将名相【xiàng】中,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,在【zài】中【zhōng】华军【jun1】事【shì】史上,贞观朝【cháo】的战例也【yě】多被引用;

  气吞【tūn】天【tiān】下的“天【tiān】可【kě】汗”气【qì】质,李【lǐ】世民多次以少胜多,经典【diǎn】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【jué】10万【wàn】精骑,就对比宋【sòng】真宗【zōng】在寇准【zhǔn】一再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【jun1】护卫下到【dào】达澶州南城,而又【yòu】要战战兢兢的马上【shàng】要【yào】回去是何等的【de】天壤【rǎng】之别啊!

  胸怀大【dà】局、四【sì】海一统的【de】民族和外交政策【cè】,太宗朝的民族和【hé】外交【jiāo】政策取得了辉煌的【de】胜利,四【sì】海之内只要【yào】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,以唐为荣,乐【lè】不思蜀【shǔ】,他们【men】不但【dàn】同【tóng】唐【táng】人一【yī】样可以自【zì】由自在的生【shēng】存,还【hái】可以做官,著名的少数民【mín】族将领阿【ā】史【shǐ】那思摩、执思失力、契芯何力【lì】、黑齿【chǐ】常之、乃【nǎi】至后世的高【gāo】仙芝、李光弼等都为【wéi】唐朝做出了杰出贡【gòng】献【xiàn】,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【cè】的光辉,唐【táng】人、唐人街也正【zhèng】时那时繁【fán】荣富【fù】强、威甲四海【hǎi】、文礼之邦的【de】生动写照;

  完【wán】善科举制度、大力【lì】兴办学校、重视教育活动、普及官吏【lì】选聘【pìn】、当时的国子【zǐ】学【xué】、太学之盛、地【dì】方也有不少学校【xiào】,如此才【cái】不难想起当时【shí】的教【jiāo】化呢,同【tóng】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、考选公平,以进士科最为杰出【chū】,如此才有太宗【zōng】见新【xīn】科进士鱼贯而出,喜言“天【tiān】下英雄、入朕彀【gòu】夷【yí】”,唐朝的教育及科【kē】举【jǔ】为【wéi】政治上提供【gòng】优【yōu】秀人才同文化精髓——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【jié】出贡献【xiàn】;

  工书法、富【fù】文词【cí】,唐太【tài】宗皇帝个人修养及【jí】天赋极高,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,在他大【dà】力宏【hóng】扬【yáng】和鼓励支【zhī】持下,才有唐代【dài】书法、文学、艺术【shù】之盛【shèng】;

  倡导廉政、节【jiē】俭、朴素、重【chóng】视【shì】农田水【shuǐ】利,太宗【zōng】朝在廉政建【jiàn】设【shè】方面【miàn】是【shì】相当成功的,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【yī】样【yàng】严惩贪官污吏,而是【shì】建【jiàn】立一个【gè】廉洁奉公、遵纪【jì】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、重视地方长【zhǎng】官选举,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【jiā】境贫困,温彦博、戴胄、于志宁、魏征、张玄素等等,再【zài】加上良【liáng】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,及【jí】时预防了官员犯错,因此当时的官员【yuán】相当奉公守法、廉洁自律;太宗皇【huáng】帝也比【bǐ】较【jiào】注意【yì】节俭【jiǎn】,不滥用民力、注意与民休息【xī】,当时【shí】社会【huì】形【xíng】成了一【yī】种朴【pǔ】素求实【shí】的作风;太宗皇帝也相当【dāng】重【chóng】视农业,京官外巡回【huí】京【jīng】太宗先问及此事,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【bèi】而更【gèng】改;

  由于社会安【ān】定,商业经济得【dé】到发展【zhǎn】,全【quán】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,城【chéng】市业有相当的发展,广【guǎng】州、杭州、扬州、成【chéng】都【dōu】、江陵、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【xùn】猛【měng】,长安同洛阳【yáng】作为世【shì】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【yù】了,这【zhè】为古代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基础;

 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【chí】同西游的肯定,打通并【bìng】维护【hù】河西走【zǒu】廊-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、日本,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【fā】展,文成公主下嫁吐蕃,使吐蕃从奴【nú】隶制【zhì】社会【huì】迈【mài】入封【fēng】建【jiàn】社会,开【kāi】发并促进【jìn】了西藏的发【fā】展【zhǎn】;

  虚【xū】心纳谏,重【chóng】用人【rén】才,由于魏征直言相劝,李世民曾把魏征比喻成“知【zhī】得【dé】失的一面【miàn】镜子”。

望雪

唐代李世民

冻云宵遍岭,素雪晓凝华。

入牖千重碎,迎风一半斜。

赐房玄龄

唐代李世民

太液仙舟迥,西园引上才。

未晓征车度,鸡鸣关早开。

守岁

唐代李世民

暮景斜芳殿,年华丽绮宫。

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。

元日

唐代李世民

高轩暧春色,邃阁媚朝光。

彤庭飞彩旆,翠幌曜明珰。

赐萧瑀

唐代李世民

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

勇夫安识义,智者必怀仁。

咏雨

唐代李世民

罩云飘远岫,喷雨泛长河。

低飞昏岭腹,斜足洒岩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