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名句 > 王建的名句 > 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
出自唐代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
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【tíng】院中,地上【shàng】好像铺上了一层霜【shuāng】雪那【nà】样白,树上的鸦雀停止【zhǐ】了聒【guō】噪【zào】,进入了梦乡。

夜深了,清【qīng】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。今【jīn】夜,明月当空【kōng】,人们都在赏月,不【bú】知那茫茫【máng】的秋思落在谁家【jiā】?

注释

⑴十五夜: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,即中秋夜。杜郎中,名杜元颖。

⑵中庭:即庭中,庭院中。

⑶地白: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。

⑷鸦:鸦雀。

⑸冷露:秋天的露水。

⑹尽:都。

⑺秋思:秋天的情思,这里指怀人的思绪。

⑻落:在,到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雅【yǎ】瑟 .《唐【táng】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》 :新世【shì】界出版【bǎn】社 ,2011 :276-277页 .

创作背景

  此【cǐ】诗是诗人在中【zhōng】秋佳节与朋友【yǒu】相聚时所作。诗题为【wéi】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,可【kě】见是寄友人【rén】杜【dù】元颖的【de】。原诗诗题【tí】下注云【yún】:“时会琴客”,说明佳节良友相聚,并非【fēi】独吟。

鉴赏

  题【tí】中的“十五夜”,结合三、四【sì】两句来看,应指【zhǐ】中秋之夜。诗题,有些版本作《十五【wǔ】夜望月【yuè】》,此处以【yǐ】《全【quán】唐诗【shī】》为【wéi】准。杜郎中,名不详。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【zhōng】,这【zhè】是较为著【zhe】名的一首。

  “中庭地白树栖鸦”,月【yuè】光照射【shè】在庭院【yuàn】中,地【dì】上好像铺【pù】了一【yī】层霜雪。萧森【sēn】的树荫里,鸦鹊的聒噪【zào】声逐【zhú】渐消停下来,它【tā】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【de】刺眼惊扰【rǎo】,先后进入了【le】睡乡。诗人写中【zhōng】庭【tíng】月色,只用“地白”二字,却给人以积【jī】水空【kōng】明、澄静素洁、清【qīng】冷之感,使【shǐ】人不由会联想起【qǐ】李白的名句“床前明月光,疑【yí】是地上【shàng】霜”,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。“树栖鸦”,主【zhǔ】要应该十五夜望月【yuè】是听出【chū】来的,而不是看到的。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【yè】,人们也不大可能看【kàn】到鸦鹊的栖宿;而鸦鹊在【zài】月光树荫【yīn】中从开始的惊惶【huáng】喧闹(周邦彦【yàn】《蝶恋【liàn】花》词有句“月【yuè】皎惊乌【wū】栖【qī】不定”,也就【jiù】是写这【zhè】种意【yì】境)到最【zuì】后的安【ān】定入【rù】睡【shuì】,却完全可能【néng】凭听觉感受【shòu】出来【lái】。“树栖鸦”这三【sān】个字,朴实、简洁【jié】、凝炼,既写【xiě】了鸦鹊栖树【shù】的情状,又【yòu】烘托了月夜的寂【jì】静。

  “冷【lěng】露无声【shēng】湿桂花【huā】”,这【zhè】句【jù】诗让人联想【xiǎng】到冷气【qì】袭人,桂花【huā】怡人的情景。由于夜深,秋露【lù】打湿庭中桂花。如果进一步揣【chuāi】摩【mó】,更【gèng】会联想到这【zhè】桂【guì】花可能是指月中【zhōng】的桂树。这【zhè】是【shì】暗写【xiě】诗【shī】人望月,正【zhèng】是全【quán】篇点【diǎn】题之【zhī】笔。诗人在万【wàn】籁俱寂的深【shēn】夜,仰望明月,凝想入神,丝【sī】丝寒意,轻【qīng】轻【qīng】袭来,不觉浮想联翩【piān】:那广寒宫中,清冷的露珠【zhū】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。这样,“冷露无声湿桂花”的【de】意境,就显得更悠【yōu】远,更耐人寻思【sī】。他选取“无声【shēng】”二字,细致地表现出【chū】冷露【lù】的轻盈无迹【jì】,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。而且不只是桂花,那树下的【de】玉兔,那挥斧的吴刚,那“碧海青天夜【yè】夜心”的嫦娥【é】,也【yě】是【shì】如此。诗句带给读【dú】者的是十分丰富【fù】的美的联想【xiǎng】。

  “今夜月明人尽【jìn】望【wàng】,不知【zhī】秋思落谁家。”普【pǔ】天【tiān】之下又有【yǒu】多少人在望月【yuè】思亲。在家乡的人【rén】思念远【yuǎn】离的【de】亲人;离乡之人遥望【wàng】家【jiā】乡亲人。于是,水到渠成,吟出了【le】这两句。诗人不再正面【miàn】写自己【jǐ】的【de】思亲之愁,而【ér】是用一种【zhǒng】疑问式【shì】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【mián】绵的愁念会落在【zài】谁家。前两句【jù】写景,不带一个“月”字;第三句才点明望月,而且推己及人【rén】,扩大【dà】了望月【yuè】者的范围。但是,同是望【wàng】月【yuè】,那感秋之意,怀人之情,却是人各不同的。诗人怅然于家【jiā】人离散,因而由【yóu】月宫的凄【qī】清【qīng】,引【yǐn】出【chū】了入骨的相【xiàng】思。他的“秋思”必然是最浓【nóng】挚的。然【rán】而,在表现的时候,诗人却【què】并不采【cǎi】用正面抒情的方【fāng】式,直接倾诉【sù】自己的思【sī】念之切;而是用了一【yī】种委婉的疑问语气: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【huì】落在谁的一边(“谁家”,就是【shì】“谁”,“家”是语尾助词,无实义)。明明是【shì】自己在怀人,偏偏【piān】说“秋思落【luò】谁家”,这就将诗人对月【yuè】怀远的情【qíng】思【sī】,表现得蕴藉深沉。似【sì】乎秋思唯诗人独有【yǒu】,别人尽管【guǎn】也在望月,却【què】并无秋思可【kě】言。这【zhè】真是【shì】无理之极【jí】,然【rán】而愈显出【chū】诗【shī】人痴情,手法确实【shí】高妙。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【sī】之情,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,这样便有【yǒu】言【yán】外之意,即“在【zài】望月的许【xǔ】多人中,秋【qiū】思最【zuì】深的恐怕只有我啊!”在炼字【zì】上,上海辞书出版社【shè】的《唐【táng】诗鉴赏【shǎng】辞【cí】典【diǎn】》录此诗,末句【jù】的“在【zài】”作【zuò】“落”字【zì】。徐竹心认为【wéi】,“落【luò】”字新颖妥贴,不同凡【fán】响,它给人以生动【dòng】形象的【de】感觉,仿佛那秋思随着银【yín】月的【de】清辉,一【yī】齐【qí】洒【sǎ】落人间似的。《全【quán】唐诗》录此诗,“落”字【zì】作“在”,就显得平淡【dàn】寡味,相形见绌了【le】。

  这首诗意境很美,诗人运用形【xíng】象的语【yǔ】言,丰【fēng】美的【de】想象,渲染了中秋望【wàng】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,把读者带进一个月【yuè】明【míng】人【rén】远、思深【shēn】情长的意境,加上一个唱叹有【yǒu】神、悠【yōu】然不尽【jìn】的【de】结尾,将别离【lí】思聚的【de】情意,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。它首先【xiān】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【rú】画。

王建简介

唐代·王建的简介

王建

王建(约767年【nián】—约【yuē】830年):字仲初,生于颍川(今【jīn】河南许昌),唐朝诗人。其著作【zuò】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郡斋读书志【zhì】》、《直斋书录【lù】解题》等皆作10卷,《崇文总目》作2卷【juàn】。

...〔 的诗(363篇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