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名句 > 李商隐的名句 > 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
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

出自唐代李商隐的《霜月
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(楼高一作:楼南/楼台)

青女素娥(é)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
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刚开始【shǐ】听【tīng】到远行去【qù】南【nán】方的【de】大雁的鸣叫声【shēng】,蝉鸣就【jiù】已经销声匿迹了,我登上百尺高楼,极目远眺,水天连成一【yī】片。

霜神【shén】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【lěng】,在寒月冷【lěng】霜中争艳【yàn】斗俏,比一【yī】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【zī】容。

注释

征雁【yàn】:大雁春到【dào】北方,秋到南方【fāng】,不惧远行【háng】,故称征雁。此处指南飞的雁。

无蝉:雁南飞时。已听不见蝉鸣。

楼南:一作“楼台”。

水【shuǐ】接天:水天一【yī】色,不是实【shí】写水。是形容月、霜【shuāng】和夜空【kōng】如水一样明亮。

青女:主管霜雪的女神。《淮【huái】南子·天文训【xùn】》,青女乃出,以降霜雪【xuě】”。

素娥:即嫦娥。

斗:比赛的意思。

婵娟:美好,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,也指月亮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楚【chǔ】栋,邓亚文【wén】.《五朝千家诗(上)唐代千家诗》 :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【shè】,2008.01:87

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年【nián】无【wú】考,冯《注》以为【wéi】艳情诗。这首【shǒu】诗是诗【shī】人在深秋月夜,登【dēng】楼远眺所观赏【shǎng】到的【de】景色时所【suǒ】写下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庆生,张仁建.《唐【táng】诗精【jīng】品》 :北京燕山【shān】出版社,1996.10:431页【yè】

鉴赏

  仅从文本看,诗写【xiě】深秋月夜景【jǐng】色,然不【bú】作静【jìng】态【tài】描写,而借神话传【chuán】说宛言月夜冷艳之【zhī】美。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,深秋已【yǐ】至。次【cì】句言月华澄明【míng】,天穹高迥。三四句写超凡神女,争【zhēng】美竞妍。诗【shī】以想像为主,意【yì】境清【qīng】幽空灵,冷艳绝【jué】俗。颇可说明义山【shān】诗之唯美倾向【xiàng】。

  文学作品,特别是【shì】诗歌,它的特【tè】点在于即景寓情,因象寄兴。诗人不仅是【shì】写生的妙手,而【ér】应【yīng】该【gāi】是随物赋形的画工。最通常【cháng】的【de】题材,在杰出的诗【shī】人的笔底,往【wǎng】往能【néng】够【gòu】创造【zào】出一【yī】种高超优美的意境。李商隐的这【zhè】首【shǒu】《霜月》,就会有【yǒu】这样的特点。

  这【zhè】首诗写的是深秋【qiū】季节【jiē】,在一座临【lín】水【shuǐ】高【gāo】楼上【shàng】观赏【shǎng】霜月交辉的夜【yè】景。它的意思只不过说,月白【bái】霜清,给人们带来【lái】了寒凉的秋意【yì】而已。这样【yàng】的景色,会【huì】使人心旷神怡。然而这【zhè】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,却大大【dà】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【de】实际环境中所【suǒ】感受到的那些。诗的形【xíng】象明朗单纯【chún】,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。

  秋天,草【cǎo】木摇【yáo】落【luò】而变衰,眼里【lǐ】看到的【de】一【yī】切,都是【shì】萎约枯【kū】黄,黯然无【wú】色;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,却显得分外【wài】光明皎【jiǎo】洁。“青女【nǚ】素娥俱【jù】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”尽管【guǎn】“琼楼玉宇,高处【chù】不胜寒”,可是【shì】冰肌玉骨【gǔ】的绝代佳人,愈【yù】是在宵寒露冷之中,愈【yù】是见出雾鬓【bìn】风鬟之美。她们的绰约【yuē】仙姿之所以【yǐ】不【bú】同【tóng】于庸脂俗粉,正因【yīn】为【wéi】她们具有耐寒【hán】的特性,所以才经【jīng】得【dé】起寒冷的考验。

  写霜月【yuè】,不从霜月【yuè】本【běn】身着【zhe】笔,而【ér】写月中霜【shuāng】里【lǐ】的素【sù】娥和青衣;青女、素娥在诗里是作为【wéi】霜【shuāng】和月的象征【zhēng】的【de】。这样,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【jǐn】仅是【shì】秋夜【yè】的自然景象,而是勾【gōu】摄【shè】了清秋的【de】魂魄,霜月【yuè】的精【jīng】神。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【jiāo】辉的【de】夜景里发掘出来【lái】的自然之美,同时也反映了诗【shī】人在混浊的现实【shí】环境里追求美好、向往光【guāng】明的深切愿望【wàng】;是他性【xìng】格中高标绝俗、耿介不随的一面的【de】自然流露【lù】。当然不能【néng】肯定这耐寒的素娥、青【qīng】女,就是诗人隐以自【zì】喻;或者说,它【tā】另有【yǒu】所实指。诗中寓情寄兴,是不会【huì】如此狭隘的。王夫之说得好【hǎo】:“兴在有意无意之间【jiān】。”(《姜斋【zhāi】诗话》)倘若【ruò】刻舟【zhōu】求剑,理解【jiě】得过于窒实,反而会缩小【xiǎo】它的意义,降低它【tā】的美学价值。

  范元实云:“义山诗,世人但称其巧丽,至与温庭【tíng】筠【jun1】齐【qí】名。盖俗【sú】学只见其皮肤,其【qí】高情远意,皆不识也【yě】。”他引了《筹笔驿》、《马嵬》等篇来说明。(见魏【wèi】庆之《诗人玉屑》卷十五引《诗眼》)其实【shí】,不仅【jǐn】咏【yǒng】史【shǐ】诗以及【jí】叙志述【shù】怀之作【zuò】是如此【cǐ】,在更多的即景寄兴【xìng】的小【xiǎo】诗里,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“高情远【yuǎn】意”。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,所以【yǐ】他特【tè】别指【zhǐ】出李【lǐ】商【shāng】隐【yǐn】的七言绝句,“寄【jì】托深而措【cuò】辞婉”(《原诗【shī】》外编下)。于此【cǐ】诗【shī】,也可【kě】见其一斑。

 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【yǒu】一点【diǎn】值【zhí】得注意:诗人【rén】的笔触【chù】完全在【zài】空际点【diǎn】染盘旋,诗境如海市蜃楼,弹【dàn】指即逝;诗【shī】的【de】形象【xiàng】是幻想和现【xiàn】实交织【zhī】在一起而构【gòu】成【chéng】的【de】完美【měi】的整体。秋深了,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,辽阔的长空里【lǐ】,时【shí】时传来雁阵惊【jīng】寒之声。在【zài】月白霜【shuāng】清的宵夜,高楼独倚,水光接天,望【wàng】去一片【piàn】澄澈空明。“初闻征雁已无蝉”二句,是实写环境背景【jǐng】。这环境【jìng】是美【měi】妙想象的【de】摇篮,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。正是在这【zhè】个摇【yáo】篮【lán】里,诗人的灵府【fǔ】飞进月地云阶【jiē】的神话世界【jiè】中【zhōng】去了。后【hòu】两句想象中的意境,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。

李商隐简介

唐代·李商隐的简介

李商隐

李商隐,字【zì】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【shēng】于郑州荥阳【yáng】。他擅长【zhǎng】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【xué】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【shī】人之一,和杜牧【mù】合称【chēng】“小李杜【dù】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【yǔ】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【wēn】庭【tíng】筠【jun1】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【pái】行第十六,故并称【chēng】为“三十【shí】六体”。其诗构思【sī】新奇,风格秾【nóng】丽,尤【yóu】其是一【yī】些【xiē】爱情诗【shī】和无【wú】题诗写得【dé】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【fèn】诗歌【gē】过于【yú】隐晦迷【mí】离【lí】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【ài】西昆【kūn】好,独恨【hèn】无人作【zuò】郑【zhèng】笺”之说【shuō】。因【yīn】处于【yú】牛【niú】李党争【zhēng】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【hěn】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【jiā】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【bó】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【lù】为【wéi】《李义【yì】山诗集》。

...〔 的诗(491篇)

猜你喜欢